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婉宁的名字含义 第二百七十九章:陪嫁良田

一日,满脸冒油的看着李文硕笑。

这样的场面,李文硕没脸说,我累了,都散了吧!

只能硬着头皮,请母亲先去休息,让媳妇和孩子去后衙歇脚。

“既然都来了,先进来开会吧!”李文硕无力道。

县令还假惺惺的客气了一下,“王爷,要不先休息一下?王爷一路辛苦,下官们等着不要紧。”

呸!你早这么懂事,该让里正明天再来!

“不用了,本王时间紧任务重啊!”李文硕把马丢给衙役,先一步进了县衙。

“王爷勤政爱民,乃我等之楷模啊!”县令一路小跑跟上,拍马屁的同时,做了个手势,“王爷这边请。”

又一个想钱想疯了的清官啊!

这里是篱良县,是个不足五万人的小县。

上阳县大改革的时候,篱良县就派人去观摩学习过。

县衙大办公室里,舆图挂好了,会议桌摆上了,就连纸笔都准备好了。

大屏风上挂着巨大的表格,县里各村一览表,县令早让人制出来了。

李文硕看了一眼表格,又觉得脑仁疼了。

县里六成耕地,是京城达官显贵的庄子,庄头算是里正,但县令不好管他们。

所以,表格上,最后一栏注明了,这是登记在谁名下的庄子。

最让人无语的事,这里有他媳妇的庄子,四百亩良田,庄头叫姜兴。

剩下的田亩数,核算下来,篱良人均差不多四亩地。

这里算是京城附近,人少地多的好地方了。

不过,百姓耕地很难养家,不如把地卖掉,给富人当佃户。

遇上像姜婉宁这样的东家,佃租比赋税少的多,庄头豪爽,日子过的比跟着朝廷好。

李文硕搞活经济,也是为了留住现有的田亩,还有庄户。

都给富户做佃户,做庄民了,这个国家还能指望谁?

不说别人家,他家里粮食就吃不完。

媳妇陪嫁庄子多,家里的粮仓里,存粮至少能吃两年多。

而且,李家的田产和媳妇的陪嫁,放在一起后,还会有很多粮食没地方放。

这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若问李文硕这么折腾,会不会有人出来反对。

有是一定有,但绝不是世家大族,也不是在朝堂上,有分量的官员。

只有当地小富的乡绅会为难。

因为李文硕没动豪门的蛋糕,反而因为搞活经济,聪明的士族会跟着做。

李文硕已经让媳妇,派出家里的掌柜,开始准备应对县里招标项目了。

篱良县地多,人少,是京城吃的蔬菜,多数产自这里。

穷苦百姓盖不起暖棚,因为古代能用做暖棚的纸张很贵。

那是一种近乎透明的油纸,李文硕府里盖暖房时,曾买过很多。

一个冬季,就算花匠很小心了,还需要大面积更换几次。

所以,京城冬季的反季蔬菜很贵。

李文硕告诉各村里正,“各家都有炕吧!在炕上,用木箱子种菜。

窗户纸县里先买一批,赊给农户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