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天地明环的结局 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应付焊妻

诀,其一是『无可无不可』,没预设的立场般,予人高深莫测之感。即使在韦捷之事上,也不愠不火,适可而止,刚巧达致目标便成。」当李显和韦后唇枪舌剑,言语交锋,帝后争雄,没人有插嘴的资格,那时便须李显撑得住。故龙鹰苦口婆心,务要李显有诀可依,以进为退,狠算韦后一着。过此一关,方有可能出现扭转所处劣势的大转机。龙鹰聪明的地方,是不论提议,又或应对之策、付诸实行的手段,莫不投李显之所好,是针对李显本身懦弱的性格决定,激起他重情义之心,李显因而听得入耳,否则就是强他之所难。至于李显的临场发挥如何,则惟有尽人事,听天命,谁都帮不上忙。龙鹰的话,宛如注进本变为一泓死水的清泉,带来新鲜热辣的感受。可想象武三思去后的这段日子,对李显多么沉重,度日如年,还不知明天的变化,也失去了夜夜笙歌的心情。做皇帝做到像他那样子,也属异数。李显兴味盎盎问教道:「另一法诀是甚么?」龙鹰忍住笑的道:「此招只能在皇上身上起作用,就是只问不答。哈!」符太和上官婉儿哑然失笑,后者且横他一眼,带着说不尽的风情。

李显先摸不着头脑,旋即失笑,龙心大悦的不住点头。别人问,大可不答。但皇帝问,不答为欺君之罪,可推出去斩首。符太惟恐煽不着火,不怕画蛇添足,提议道:「例如,问小捷那家伙,谁教你封锁太极宫的重地玄武门?知否此为宫内大禁忌?又是否晓得小方拿着的是圣谕?问得他手忙脚乱。对娘娘,可问她该如何处置小捷,方为恰当,看娘娘怎么答。」李显心情转佳,问道:「若娘娘反问朕,朕如何答她?」他的担心并非过虑,韦婆娘乃唯一可以不答他的人。李显后侧的上官婉儿娇笑道:「皇上来个顺水推舟,顺娘娘之意,赦其死罪,却撤其代大统领之职,我们则齐声唱喏『皇恩浩荡』,那时娘娘要反口,为时晚矣!」李显一拍龙桌,乐不可支的道:「有道理!有道理!」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为要激起李显乐天的情性,形成斗志。他愈轻松,愈感有趣,愈有对抗恶妻的本钱。李显忽然沉吟,自言自语的道:「若娘娘要朕单独说话,朕怎么办?」三人听得面面相觑。有这么样的皇帝,难怪培养出这般的恶妻。从而推之,当外人在场,韦后还装装样子,让李显保持帝皇的尊严,可是在众人背后,肯定疾言厉色,不留情面。故而政变之后,李显变成了画押盖玺的傀儡。以韦后狭隘记仇的心胸,定将此次政变的责任诿过李显,因李显乃册立李重俊的「罪魁祸首」。在房州时,撑住局面,对抗女帝者是焊妻而非李显。李显登基,换汤不换药,话事的,仍是韦后。李多祚、成王李千里及其子天水王李禧的串谋,亦被拿来大造文章,成为韦后责难李显用人不当的利器。李显现时的弱势,便是如此由宗楚客通过韦后,一手炮制出来。但也将李显推上与恶妻对立的不归路,韦捷视圣谕为无物,有其前因后果。「有甚么事,待内会结束后再说吧!」两句话,说得柔柔韧韧的,却是模仿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口气语调,维肖维妙,非常传神。李显呆了一呆,接着与上官婉儿、符太爆起哄笑。李显捧腹笑着道:「轻舟妙不可言。」一般大臣猛将,最得宠的,对着皇帝,仍大气不敢透一口,哪有人敢像龙鹰般插科打译的。关键在龙鹰明白李显,知如何投其所好。龙鹰趁机提点,道:「以柔克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