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闲聊说笑。
贾琮站在车辕上回头看去,见一个身姿苗条的女子,身穿月白色胡袍,头上戴了帷帽,正策马而来。
贾琮是堂堂雍州乡试解元,才名惊动天下,谁也不会相信,这样的人会舞弊,刘舒友也不过是做个顺水人群。
三名春闱主考官,十八名春闱同考官,依次列班排在二人身后,郑重向至圣先师灵位,叩首、致礼、上香。
等到快马奔到贾琮车前,女子掀开帷帽,露出一张肤白如雪的精致脸庞,一双美眸荡漾着海水之意,鬓边发丝在风中撩动。
正待有些罗唣,此时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物,在小吏耳边低喝了一句。
这样的祭奠至圣先师礼仪,是每届春闱入试之前,必须完成的儒家大典礼仪。
那些被拥堵在路中的马车里,不时出来神情焦急的乘车人,看他们装束都是赴考的举子,因文昌路是去贡院的必经之路。
……
贾政也算一番苦心,但真正起到多少作用,只怕是十分有限。
东府管家早早屏退外院小厮男仆,因为姊妹们要一直送贾琮出内院,一路到了东府的东角门。
……
钟声每隔一刻钟,便会敲响一通,钟过三通之后,如果还有举子未能到达贡院,便会取消应试资格。
贾琮见宝玉脸色苍白,似乎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一副临场受刑的惶惶不可终日。
她突然轻笑道:“你这么直板板坐着干嘛,像个老夫子,必定是你先生教的规矩,你搂着我的腰,小心被马颠下马鞍摔跤。”
艾丽从小和贾琮一样,都是习武练刀,四肢修长,腰身柔韧有力。
因是贾琮师门送来礼物,吸引了众人的好奇目光。
……
此时,贡院正堂周围灯火如星,亮如白昼,已聚集了许多等待拜谒主考的举子。
毕竟正堂的面积有限,一次容纳不了太多举子。
当初,贾琮在辽东意外结识艾丽,两人曾在战场一同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情义非凡。
本来只是习习晚风,在马蹄疾驰之下,变得更加猛烈,透出一股刚柔相济的遒劲,将马鞍上两人挤压包裹在一起。
牌坊上‘开天文运’四个黑漆大字,一股沛然的文华之气,似乎扑面而来,令人心生凛然。
因为,但凡入会试的举子,都已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几乎都具备相当才力。
而这女子身后的少年,青春勃发,姿容隽美夺目,手提考箱,一看便是今科入试举子。
贾琮有些尴尬的一笑,右手提着考箱,左手轻轻一探,便搂住了艾丽的细腰。
贾琮对艾丽笑道:“天色已经不早,你也早些回去,我二十七考完出关,我们去六必居喝茶,陪你尝那里的苏式甜点。”
迎春等人听了只好作罢,又让管家多带机灵小厮,一路随车陪护,帮衬贾琮入贡院之后,及时回府来报。
虽然如今他已成为贾家东西两府家主,家中一众姊妹对他亲近爱护,但是论亲长的认同归属,柳家师傅师娘却远在贾母之上。
这一日时间过得飞快,等到申时刚过,西边已日暮低垂,贾琮便收拾东西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