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楼之扶摇河山主角身世 第372章 禅心困离情

都无法再得平静。

修善师太见妙玉怔怔出神,叹道:“师傅未了之愿,便是有生之年,去一次神京牟尼院,读一读院中珍藏的贝叶古经。”

“等静慧回来了,我们在院中再住上一段时间,就一同去神京。”

妙玉听了这话,心中怦然跳动,不知是喜是悲。

等到她回到自己禅房,心中还是意念动摇,便跪着蒲团,打开一本《佛说五蕴皆空经》,默默念诵。

经书上俊逸不凡的笔意,似乎能充塞眼目,悸动神魂。

这本《佛说五蕴皆空经》是当年贾琮抄写了送给修善师太,妙玉常临摹经文中书法,修善师太见她喜欢,便送了给她。

……

嘉昭十四年,八月初一。

八月初三是贾母寿辰,从八月初一开始,荣国府便开始摆设寿宴。

虽然去年宁国府抄家除爵,宁荣贾家元气大伤,但随着今年贾琮因扫平女真,被皇帝册封世袭罔替威远伯。

在一般人的眼目之中,颓势已显的荣国贾家,因贾琮的封爵,似乎重新注入活力和生机。

因此,到府贺寿的宾客络绎不绝,神京各家贵勋高官,老亲世交,俱都到场,欢势喧然,鲜花着锦,势头更胜往年。

但是贾家起势的真正根底,不在局中之人,又有几人能看得透。

就像当初嘉昭帝暗示宗人府,施压荣国府更换世子,加大贾琮和家族的分歧,在贾家立新宗而抑旧宗,以为皇权所用。

如此君心冷僻权衡之法,即便参与其中的齐国公陈翼,也只当是嘉昭帝寡恩惜爵,并没有往太深处想。

而其他身在局外之人,更无法看出皇帝这层深险用心,等到后来嘉昭帝竟册封贾琮为世袭罔替威远伯。

先抑后扬,赐降隆恩,在让所有人艳羡之时,愈发被那些表面的荣光蒙蔽,只是觉得贾家一门双爵,就此重新崛起。

却没想到,嘉昭帝又改制宁国府,赐于贾琮,世袭罔替加上出府立户,几乎将贾琮彻底从荣国府剥离出来。

旁人可能未免看出其中深意,作为当局人的贾琮,却对皇帝的用心知之甚深。

自从立府以来,他拒绝贾母安插尤氏,派遣家奴等要求,将东西两府界限分明。

即便后来他接迎春入府,都是以伯爵府长小姐的位份,在宗人府进行入册立籍,泾渭分明,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便是对嘉昭帝一种隐约的表态。

而日常除了上衙公务,贾琮也不和四王八公旧勋多做交际,连北静王数次相邀,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

他是转世投身之人,生来便有隔绝旁观之意,自然对人脉牵扯,看得比旁人分明,更不愿因站队而生纠葛祸患。

旁人都觉得是贾琮年纪尚轻,不精人情世故,或者是才高名显,生性清冷。

只有宫中的嘉昭帝知道其中因由,那就是贾琮已经领悟了他的用心。

……

这天一大早,贾府二门外,便摆了几十座男客酒宴,二门内大花厅中,也摆了十几座女客酒宴。

贾母在王夫人和王熙凤陪同下,在女客酒宴上露了脸。

又要和席上身份尊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