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的来源,粮资缺乏,日常生计变得渐渐困顿。
而大周北上贩卖的货物,商贾哄抬价格,日益困乏的女真各部,根本无力采纳。
如此情状,日积月累,终于引出祸患!
……
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没有儒家礼仪约束,只信奉强者逻辑,没有过冬的钱粮,那就去抢!去杀!
而在生存危机的前提下,原先各自为政的女真三卫,竟渐渐化解干戈,拧成合势,使大周辽东边镇压力剧增。
自入九月以来,大周辽东边镇突出五十里的前哨兵堡,不断被女真快骑侵占。
双方兵将常发生小股拉锯拼杀,各有胜负,战事疑云愈发沉重。
……
随着边镇战报频传,神京大周各衙门,以比往常更快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这段日子,郭霖奉嘉昭帝之命,两次来火器坊查看各类火器营造进度,气氛日益紧张。
园子里赵嬷嬷告诉贾琮,儿子郭志贵每遇休沐日,都会回家看望自己,但昨天休沐日却没回家。
火器坊产出的大量火器子药,也陆陆续续被起运。
没过几天,贾琮便在兵部观政文牍中得知,嘉昭帝从五军营火器兵中征调千人,紧急开拔辽东边镇。
贾琮猜测郭志贵便在征调之列,因为兵员调动,事涉机密,所以休沐日才会没有返家探母。
……
随着形势日益拉紧,朝廷巡查九边之事,也变得迫切起来,而九省统制的人选确定,也变得迫在眉睫。
就在这种关键时刻,市井孩童中开始传唱一首歌谣,说是歌谣其实是一首短诗。
辽关女直出白山,九边烽火腾霄汉。
求用阳夏谢安石,辅君笑谈镇胡蛮。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神京很常见,不少名士文会或饮宴,但有佳作产生,总会以各种方式流传市井。
当年贾琮在楠溪文会上写的那首咏梅,语句简练,朗朗上口,就能被当做童谣一般,在市井孩童口中传唱。
还因此给他挣得了不少名气。
而这首诗从字面意义上看,很符合当下的形势,诗中提到眼下女真侵扰辽东边镇,并表达协助君王平定叛乱的志向。
只是,一些颇有学识之人,知道了这首诗的出处背景,以及诗中敏感的用典,心中都不免涌起栗然的感觉。
……
神京城内都知道北静王水溶,年轻俊朗,礼贤下士,谦和恭谨,是年轻勋贵中的翘楚人物。
北静王水溶日常最喜聚拢文墨名流,在府上饮酒清谈,以为雅事。
而九月之初,他在北静王府举办秋菊诗宴,据说盛况空前,比之当年嘉顺亲王的楠溪文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诗宴遍请士林名士百余人,聚酒吟诗,畅谈天下,成为神京城广为传扬的盛事。
据说事后,北静王水溶对诗宴盛况,不无得意的自言: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
本来这句自得之语,虽然有些嚣张,但也挑不出太大毛病,不过是吹嘘自己礼贤下士,海上众名士都对他倾慕崇拜。
但当那首据说出自秋菊诗宴,如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