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楼之扶摇河山主角反了吗 第371章 巾帼傲须眉

的姑娘掌管,是万万不符合常理的。

但是甄三姑娘聪慧明锐,智谋过人,寻常的男人根本就比不过她,甄家子弟中但有些才略的,在她面前都相形见绌。

再加上甄家大房承袭家族福荫为官,为官者不得经商,至少在表面上必须如此。

甄家的海贸生意却是甄三姑娘的父亲一手打造,对于家族金银富贵居功至伟,

大房为官,二房经商,相互之间泾渭分明。

因此甄三姑娘代父管理生意,在大义上是站得住脚的。

况且,甄家最大的体面和支柱,就是宫中的甄老太妃,甄三姑娘自小被甄家送到宫中陪伴老太妃,在宫中教养茹慕四年。

甄老太妃对这位品貌出众的娘家曾孙女,爱如珍宝。

当年如不是甄应泉出事,甄三姑娘出于孝道,要返回金陵侍亲,因此错过了几位皇子的议亲之期。

甄老太妃说不得居中撮合,让甄家再出一位王妃。

有了这么一座大靠山,甄三姑娘在家中才地位超然,加上甄老太太也极看重这个孙女。

因此,甄三姑娘打理家族生意三年,一言而决,成绩斐然,族中无人敢说什么闲话。

可是女人毕竟还是女人,过了及笄之年,便要出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何还能再管理家族生意。

这个道理就是一贯疼爱她的甄老太太也不好反驳,就连宫中的老太妃都不会说什么。

甄三姑娘美色绝伦,才智出众,自然眼光不低,让人入赘于她,也是不屑一顾。

这年头杀人不过头点地,肯入赘的男子都是走投无路,哪里有什么好人。

因此,近两年时间,在甄老太太的首肯下,大房的甄家三少爷开始参与管理生意……。

这一年的光景,甄三姑娘的母亲久病在床,不能理事,大房太太对她对婚事甚为热心……。

只是,金陵的世家子弟,大家知根知底,大多都是膏梁纨袴,如何能逃过她的眼睛。

大房的太太开始瞄上神京世交贾家衔玉而诞的宝玉,后来觉得贾家少年封爵的威远伯,更加出色许多。

这次和自己一起入神京朝拜老太妃,还拉着做了北静王妃的二姐,上门探望贾太夫人,真是恨不得早日把自己嫁出去。

如今天底下哪个不知,那位少年伯爵的出众。

自家这位当家太太,即便急着送自己出门,也要把自己的婚事做到利益最大化,为家族添加威势,也当真是好算计。

可那日在神京,贾琮正好入宫,两个人并没有见着面。

而第二日,宫中突然颁布圣旨,要对金陵各紧要官衙进行官吏轮调。

自来经商之道,无法避免与官衙牵连,甄三姑娘自问自己经手之事,缜密稳妥,并未违规之举,可以让人抓住痛脚。

但是,她那位堂弟介入生意之后,行事急功近利,家族生意这两年已隐有危患。

甄三姑娘担心这次官员轮调,会对家族生意造成冲击,坏了父亲半生心血,便找了个由头,和大房太太急急赶回了金陵。

本以为神京和金陵远隔重山,当家太太的伎俩总要落空,自己不嫁,谁也拿自己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