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夏的权贵来说,过去的半年,无疑是他们的至暗时刻。
而对于大夏官员,尤其是法家官员,内心则都激动不已。
多少年了,大夏历代法家前辈都没能完成的事情,终于有人做到了。
而完成这一大功绩的人,竟然不是修法家的。
大理寺官员集体上奏,其后是谁在授意,再也明显不过。
李玄靖是曾经做出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许多忠诚之士,直接或间接的死于他手。
但他的功绩,也是史书上绝对绕不过去的,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历代法家先辈,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被他用另一种方法完成了。
每次针对权贵的变法,都会遭到权贵的强烈反对,从而以失败告终。
为了让权贵们没办法反对,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栽赃他们造反谋逆,血洗了整个权贵圈子,侥幸活下来的,也四散而逃。
他们甚至怀疑,这些日子,长安的众多权贵遇刺案,是不是就是李玄靖干的。
只要权贵都死光了,自然就没有人能反对了。
事实也真的是这样……
以前他们认为,李玄靖到处杀人,是为了党争,为了帮淳王上位。
但现在,许多人隐隐觉得,莫不是党争才是他的借口?
他是没有再公然变法了。
但他变法的目的,却在一个个的达成。
二十年前,他希望朝廷能多开设官学,多录取一些贫门寒门的子弟,减小世家对朝堂的把控。
那次的变法没成功,但是现在,世家对朝堂的把控,确实比二十年前小多了。
虽然原因是他杀了很多世家的人,但就说世家对朝堂的把控小没小吧?
二十年前,他想要通过取消爵位传承,从而减少权贵的数量,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如今,虽然权贵的传承还在,但权贵的数量,可谓是断崖下降。
他虽然不修儒家和法家,可他的功绩,却令所有的儒家法家官员都要汗颜……
这么大的事情,三省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律令,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民间。
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
年节的氛围,都比不过这件事情带给百姓的震动。
谁也没想到,刚刚开年,大夏百姓就收到了这么一份大礼。
整个长安,更是彻底沸腾。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无比清晰的认识到,当初外面吵着要清君侧的时候,他们没有跟着起哄,到底是多么正确的事情。
“这哪里是奸佞,分明是青天大老爷!”
“以后谁再敢说李大人是奸佞,老子撕烂他的嘴……”
“还好那次有人指点,要不然,就真的冤枉李大人了!”
“依我看,李大人这是在忍辱负重啊,他当年背信弃义,恐怕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当年他没有那么做,肯定会被权贵们害死,就不会有今天了……”
“我们一直都误会了他……”
在这条律令推出之前,民间对于李玄靖的评价,还有褒有贬。
此条律令一出,百姓对他,尽是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