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围的庸奴听了他的话,都是面面相觑,那些若有若无的传言,谁都听过一两句,可没有到自己的头上,哪里肯信,吐蕃人一派如临大敌的模样,又对他们如此戒备,任是谁心中也会嘀咕。</p>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小四也只是装作不知,时不时地还会附和几句,或是装出一个惊讶的表情,就这样,流言在城墙上的守军中散播着,直到漫长的黑夜过去,黎明时分,清晨的到来。</p>
城墙下的军营里响起了槽杂的声音,庸奴都自觉地闭上了嘴,等着那些吐蕃人来接防,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城下有了动静,而且越来越大。</p>
说是都城,不过是因为吐蕃人将王宫建在了高处,并用城墙将它圈了起来,就面积而言,只怕连大唐国内一个中等州府都不如。</p>
除去必要的守军,只有有权有势的人家,才能有幸住到城里,那些没有多少财富或是权势的中小部落,哪怕身为头人,也只能在城下的坊间,找一个安身之所。</p>
据说,这种坊市,还是参照了大唐人的做法,只不过他们没有财力,将整个坊市都给围起来,成为城池的一部分而已。</p>
放在以前,虽然城墙上集中了大部分的守军,但是城下的巡兵还是有的,哪怕到了这个时候,白天也会有一队队的骑兵,在附近巡查,以防突发事件,或是有什么大的纠纷。</p>
可战事的吃紧,让这些措施都打了折扣,不要说夜里了,就是白天也很少再看到骑军出城,偌大的王宫还守卫不过来的呢,哪轮得到下面的人。</p>
虽然如此,住在都城的边上,多少还是能求个心安的,可谁能料到,在自家的都城下,都会受到突如其来的攻击呢?</p>
刘稷坐在马上,看着远处熟悉而有陌生的景象,不禁产生了一丝错觉,他的脚下,应该是日城的市中心,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新城区整洁明亮,象征着国家对于边区的大力投入。</p>
做为世遗和羌区象征的布宫,更是雄伟壮观,让那些文艺女顶礼膜拜,不惜一切地留下足迹。</p>
可是眼前呢,只有一片原始的村落,那些低矮的屋子杂乱无章,就连山体上的那座建筑,也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一个困扰了大唐数百年的强邻,他的都城就是这付样子?</p>
失望归失望,隔了上千年,或许这就是它本来的面目,刘稷看了一眼身后的人群,经地一天一夜的奔波,人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疲惫,身体摇摇晃晃地,似乎下一刻,就会倒下来。</p>
长途行军,果然是锻炼人的意志,最好的手段,刘稷不在乎他们的体力如何,也不在意队形是不是齐整,只看重一点,他们的坚持。</p>
能够坚持到这里,和他一起直面最强大敌人的都城,直面心里最深的梦,就比什么都强。</p>
无论事先说得有多么好,当这一切真得出现在眼前时,大部人的脸上,都变得苍白,吐蕃人在他们的心里,已经烙下了深深的痕迹,绝不是一两句豪言壮语能消除的,特别是那些在纳木错被解救出来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