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稷见过郡公。”刘稷一头雾水。</p>
“不敢当,光弼见过封中丞,这位五郎之名,在河西就有耳闻,今日得见本人,果然名不虚传。”</p>
男子说着客套话,面色却丝毫不变,就像是在一板一眼地念着台词,刘稷微微一愣,没想到,连这位号称平叛第一功的天下名将,居然也来到了这里。</p>
袭封蓟郡公、时任河西节度副使的李光弼,统领着后部的近五万人马,不过晚了一个时辰而已,他的到来,也意味着河陇兵马,全数到达了战场。</p>
而有些讽刺的是,日后名满天下的他,是个契丹人。</p>
这个民族在取代了回纥,成为大漠的主人之后,给了当时混乱的中原,极大的压力,更是从中原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将后来的大宋朝,压得喘不过气来。</p>
此时,不过是偏居一隅,与安禄山纠缠不清的一个中等部落而已。</p>
李光弼对他的兴趣,不比哥舒翰少,只是他所问出来的,全都是当前最紧要的战场形势,同样很对刘稷的胃口。</p>
“听闻,这逻些城,是五郎带着人出其不意拿下的,想必也是个胆大的,但不知,下一步,你们有何打算。”</p>
封常清没想到他会问得这么直接,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对方不过是个副使,还做不了河陇兵马的主。</p>
刘稷接口答道:“好叫郡公知晓,如今吐蕃人已趋颓势,我军大举集结于此,背靠坚城,与敌呈决战之态,有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p>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就算河陇兵马晚些到达,我安西镇也已经做好了,直面吐蕃之兵的准备。”</p>
李光弼尚未答话,一阵爽朗的笑声响了起来,声到人到,结束了与安西诸将寒喧的哥舒翰走过来,挤到了他们当中。</p>
“光弼呀,见识过这小子了吧,不是个省事的,咱们还没歇口气呢,他已经用上了激将法。”</p>
“眼见为实,听闻他年不过十六,倒是让某想到了一人,浑释之的大小子,也是这般年纪,也是这般不畏死。”李光弼附和了一句。</p>
“嗯,初生牛犊不怕虎,咱们都老了,有些事情,连想都不敢想,这日后,必定是他们的天下。”</p>
哥舒翰半真半假地说道,却一点也没接刘稷的茬,无奈之下,刘稷正打算继续这个话题,当着河陇与安西众将的面,把事情挑明,让他们无法回避时,一个巡骑前来禀报。</p>
“吐蕃人遣使者,求见哥舒大帅,已经到了阵前。”</p>
“这么快?”</p>
哥舒翰不禁诧异地看了刘谡一眼,刚到这里,一个自家的小将劝他即刻进兵,而敌人,则派出了使者,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是下战书,来意便不言而喻了。</p>
有点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