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在勤学苦练,操持刀法。
同时,也在等候那清水帮谋反的消息,看看是否属实。
只不过这三天来,倒是没有任何反馈。
也不知是此事纯属子虚乌有,还是另有打算。
不过这和郑均也没什么关系了,郑均反而有些庆幸当初自己没接下清水帮的银子。
而在习武方面,郑均也感受颇深。
所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武道一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此刻正是炼血关键之时,自然要比寻常人更加勤勉,更加认真!
先天不够,努力来凑。
当是要心无旁骛,一心练刀。
这一日,郑均照常演练结束‘踏浪刀’,眼前的水墨小字骤然浮现。
【‘踏浪刀法(小成)’未来之果已偿还,因果已归于己身。】
这一道水墨小字转瞬即逝,而郑均见状,也是呼出一口浊气。
满手刀茧,便是他努力的象征!
神念一动,郑均的面前再度出现了几行水墨小字。
【当前可预支武学:鹰隼劲(小成)、踏浪刀(大成)。】
前者,需练桩五百次,若无外力加持,需半年。
后者,需挥砍数万次,按照郑均之前演练的结果来看,若是无‘同途死斗’这类特殊触发,也是需要大半年的光景。
“看来,今日合该去武馆学武了。”
郑均默默想着,接着便将仪刀归鞘,推门而出,奔着城中武馆而去。
郑均的第一个目标,并非是城内声名赫赫的徐家武馆,而是奔着‘马家拳’去了。
一方面,是马家拳的收费最低。
一个月只需二两银子。
郑均虽然在斩了赵大之后,将赵大存余的银子收纳一空,但郑均炼血,顿顿需要肉食,这银子的花法也是要精打细算的,可不能随意挥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马家拳的门槛比较低。
马家拳,马家武馆祖传拳法,据说马家祖上曾经出了一位外罡武者,这名武者晚年创立了这门拳法,后来马家家道中落,马家后人便以传授此拳法为生。
这马家拳,在江湖上也只能说是四五流的功夫。
因此郑均判断,习练马家拳,所需时间应该不多。
自己,只需要再预支两次武学,便能开启同时预支的能耐了。
这一路上自然没什么风波,反而不少巡街了的捕役、快手见了郑均,也敬畏的对着郑均行礼,规规矩矩叫上一声‘郑班头’,而郑均也是漠然颔首,表示自己明白。
斩了那娄威之后,自己在黑山县的名头,似乎也是大了起来。
郑均思索着,不知不觉之间出了县城,又走了几步后,便来到了马家拳馆。
马家拳馆并不在县城里,而是在县城十里外的一处镇子上,面积很大,距离县城的距离也不远。
因此城里的一些帮派弟子,或周边乡镇怀有一颗武者梦的年轻人凑够了钱,都会来这儿练上一练,这马家拳馆也算是红红火火。
武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