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大家各自散去。
林书友被邀入坐下,与师父和爷爷坐一起喝茶。
可就是这关起门来的细聊,聊的也只是学习与生活。
林书友说自己学习很刻苦,且有了长足进步,但考试成绩,现在还不能公布。
对此,师父和爷爷都表示很认可,就算一些新传承,现在不能公布,可不管怎么样,孩子学会了,那肉怎么着都算烂在锅里。
生活方面聊的就是与同学相处问题。
站在林书友的角度,他确实是为了融入小团体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经常会犯错。
但在师父和爷爷耳朵里,就是另一番意味,这是真能和龙王家的那位处成伙伴朋友?
他们当初是被吓得逃出金陵的,把阿友留下来,想着也是给龙王家当牛做马也是一件大好前程。
他们是真没料到,阿友居然这般奋发努力、锐意进取。
夜话浅谈辄止。
翌日一早,庙里就忙活开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会儿的老家地界,不缺人,缺神。
林书友的回家,弥补了这一空缺。
游神开始前,庙里上下在院中排列。
林书友被安排在第一个,到底是年轻人,骨子里依旧难掩想表现一下的欲望。
没开脸,没焚香,甚至都没跪下磕头行语,就这么直白白地站在主庙前,面朝庙内众人,背对一众神像;
双手负于身后,下巴轻轻抬起同时,竖瞳开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全场当即一阵哗然,就连师父和爷爷,都忍不住瞪大了眼,面露惊愕。
因为只有极少数的那种德高望重的老乩童,才能以这般简洁的方式请阴神上身,而且那也得是在真正危急关头实在是顾不得礼数的前提下,事后还是得赔罪解释的。
可这小子……就为了这一得瑟。
偏偏白鹤童子,还真的给面子。
乩童除了请神外,请神成功后的扶乩状态下,神韵和神威,也是评判乩童实力的一大重要标准。
竖瞳带赤,气聚神凝,细究观察之下,甚至能在其身边看见淡淡阴气流转。
这就绝不是起乩成功这般简单,而是白鹤童子侧倾关照得十分明显,以更大程度降临其身。
林书友往椅子上一坐,看向师父和爷爷,道:
“开脸。”
师父和爷爷对视一眼,默默上前。
他们一个是庙里话事人,一个是辈分最高,一些杂活早就不用他们亲自做了,但今日一个拿颜料盘一个拿画笔,开始给这个年轻人开脸。
开脸后,再换妆更衣。
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因为只要一靠近,就能感受到童子所散发出来的磅礴压力。
等一切办妥,将三叉戟呈递到童子手中时,童子一把将其抓住,站起身,将三叉戟高高举起。
刹那间,庙门大开,香火自燃,内外肃杀!
游神开始。
本就作为引路童子的白鹤童子,在全队领头,以往与其它游神队伍相遇时或经过其它庙宇堂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