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杰,每每听到都让她脸上发烧,总觉得这话有些不真实。
如果他们夸自己教养的宝玉出色,倒是更像一些,但是夸宝玉是少年英杰,连她自己都不信,最多就说宝玉孝顺,长得好。
李氏又说道:“我听我们老爷说,琮哥儿这次的功劳,乃是扫平女真的首功,封个一等子爵,必定是有的。
说不定圣上格外降恩,还能赐三代不降等呢,他这在才多大年纪,当真是不得了啊。”
……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一颤,她做了半辈子的超品国公夫人,对朝廷的勋爵之制还是知之甚详的。
大周异姓勋爵之制承袭前宋之法,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每等又分为三级。
虽说这几年,圣上觉得爵位之制繁琐,想要裁剪子、男,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不过一直也没有落定。
国朝所有爵位,唯军功才能册封,这也是宁国无子弟从军立功,就无法复爵的原因。
公爵和侯爵最为贵重,一般只封于开国立疆之初,或救国平乱之功,或讨恶灭国之事。
治平之世从无册封国公的先例,连册封侯爵都十分罕见。
嘉昭朝十几年以来,被册封侯爵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如今辽东镇总兵官兼辽东巡抚的梁成宗,真正的封疆大吏。
梁成宗戍边二十余年,曾以一人帅兵之力,五败蒙元土蛮部,使蒙元势力困顿九边之外,无法越雷池一步。
此人在太上皇当政之时,就已因功被封为伯爵,这才积功册封为平远侯。
在治平之世,有这等武略,又能立下这等战功,已算很难得的机缘。
……
自己那孙子,外头都说立下平定女真第一功,贾母具体也不清楚到底厉害到哪个境地。
不过这小子才这么点年纪,而且从军一年都不到,这资历实在太浅了些。
侯爵就不要想了,伯爵听着也不像,封个子爵倒是恰如其分的。
不过对贾母这样的超品国公夫人来说,一个一等子爵真不算什么。
但如果圣上赐恩典世袭三代不降等,那这个子爵的份量就完全不同了!
荣国府虽初封国公,但却是降等世袭规格,其实贾代善能平承一代国公,已是皇家恩典,到了贾赦承袭便降为一等将军。
荣国府的爵位再传三代,便只有从五品级,到时爵产和身价都会大减,不过剩下一个虚名了。
如果那个小子真封了一等子爵,还能不降等世袭三代,三代子孙依旧是一等子爵,那就已胜过降等世袭的荣国爵了。
而且按照惯例,但凡其家不入罪责,循规蹈矩,三代不降等之后,多半还会恩赐一代,那就是四代不降等……。
世勋之家,骤然巨贵,不如富贵绵长,这是至理。
想到这些,即便贾母见过大世面,也是心头一片火热……。
……
连忙问李氏:”你老爷素来得圣上器重,他就没打听一下,会给琮哥儿封什么爵位?”
李氏听了这话一愣,有些脸色作难的说道:“老爷虽受圣上看重,不过谁都知道贾史两家是至亲,为了避嫌是不好多打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