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卫国的枪口上。
富康的农用车,算得上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明星产品,在农业部都是有名有号的,孟卫国作为分管领导,自然得力保。有人举报富康农用车,孟卫国自然会想办法把事情压下来。
李卫东没等太久,就见到了孟卫国。
“李厂长,你来的可够快的!”孟卫国示意李卫东坐下,随后开口说道:“详细的情况,农机局那边应该都给你说过了吧,我也就不再叙述了。我现在就想知道一下,你们的农用车发动机是三无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领导,是这样的,农用车的发动机,跟普通摩托车的发动机,还是有所区别的,当初我们研发农用三轮车的时候,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所以我就亲自去了一趟山城……”
李卫东将自己找发动机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自己是百般无奈之下,才选择三无发动机的。
孟卫国也没有刁难李卫东,他听完李卫东的叙述后,开口说道:“李厂长,你的这种情况,我倒是能理解。不过你们用的发动机也的确是三无产品,这点可没有冤枉你!
这一类的事情,就像是一层窗户纸,若是没有人去捅的话,那就是相安无事,可一旦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就会有人管,而且还得公事公办。这一旦公事公办,那事情解决起来可就麻烦了。
我现在只是暂时的帮你把事情给压下去了,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那些拖拉机厂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我能帮你一次,能帮你两次,但不可能每次都帮你把事情压下去。
现在你们厂的农用车,还只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就遇到了这种麻烦,若是以后向全国推广的话,遇到的麻烦还会更大。
而且这件事情,不光是你们企业之间的竞争,还牵扯到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所以李厂长,我希望你可以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事情,不要再给别人留下把柄!”
富康农用车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亮点,然而拿到别的地方出售时,却抢了当地拖拉机厂的市场,地方保护主义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厂家,甚至会支持厂家举报富康农机厂。
李卫东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立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领导放心,等回去以后,我马上解决这件事情。”
……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卫东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沈聪佐的电话,并且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沈聪佐。
“老沈,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发动机许可证上,如果你有许可证的话,那么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你那边什么时候能弄到这个许可证?”李卫东开口问道。
“短时间内恐怕是拿不到。”沈聪佐有些为难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常识申请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可是我这个发动机厂没有法人的身份,说白了还是个大的个体户,所以每次去申请,都是资格不够,不予发证。”
当时国内对私营企业适用的法律,还是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理》,这个条例只明确了私人企业的合法性,但却没有给私营企业正式的法人地位。
没有法人地位,私人企业在经营上,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很多政策也是享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