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实业大亨李卫东在线阅读 第514章 金融战就是哪里缺钱砸哪里

投机者钻空子的机会。

第二个软肋,就是高利率,两国这方面也跟泰国很相似。虽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利率不如泰国,但是也超过了10%吧!

这样的高利率,加上开放的金融政策,使得国外的金融投机者可以向对付泰铢那样,进行套利外汇交易,如果这两个国家想要稳定汇率,也得像泰国那样用掏外汇出去。

总的来说,这两个软肋主要是银行体系和外债因素主导下的双重不匹配,这也是亚洲新兴市场的一个通病,很多新兴经济体都存在这个情况,大家都半斤八两。”

“你刚才说有三大软肋,另外一个是什么?”钱教授开口问道。

“另外最大的一个软肋,是结构层面上的。马来西亚的总理已经执政了十六年,而印度尼西亚的最高元首则执政了三十年,在这种长期执政的过程当中,两个国家也积累了不少的弊端。”

李卫东接着说道:“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他们的最高元首是军人出身,军事政变上台,所以印度尼西亚的军人把持着不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这也就产生了一个既得利益团体,三十年来,这个既得利益团体把持着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也加剧了印度尼西亚的财富击中和贫富分化。

所以即便是印度西尼亚的经济数据非常亮眼,但最终享受到经济成果的,是少数的特权阶级,‘国富民穷’这四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印度西亚的情况。

马来西亚的情况比印度尼西亚要好一些,但同样也是国富民穷,资本掌握在少数特权阶级的手中,经济成长的主要获利者也是少数特权阶级。

贫富差距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的低。在这种经济结构是很脆弱的,那些亮眼的经济数据能起到多大效果,还是个未知数。

或许当金融危机来历的时候,最先跑路的就是这些手握财富的特权阶级,他们把手中的财富换成美元,转移到国外,而受苦的可就是普通老百姓了!”

李卫东说着,又望向了吴院士,接着道:“至于韩国嘛,经济确实很发达,但是韩国却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企业的债务问题。

韩国经济的发展史,各位肯定都不陌生,在朴正熙时代,韩国采取了极为激进的‘银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银行贷款给企业,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韩国短期内获得了经济成长,而且诞生了很多大企业,但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过度宽松,就让这些大企业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负债率。

然而韩国的经济政策,使得韩国政府和银行,一直在全力的支持大企业,这也让韩国的大企业,在不担心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运转和大规模投资。

韩国的经济虽然很发达,但是他们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因为企业的资金都是由银行系统提供。整个韩国更像是一个负债率很高企业,但这个企业却并不在乎风险管理。

前些年,韩国为了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快速的放空了金融管制,实施了金融自由化,这使得大量的资本开始介入金融领域。

韩国国内最大的资本,自然就是那些大企业,而当大企业的资本介入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