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国产斯太尔成为了中国重型卡车的唯一象征,整整影响了中国二十年,整个九十年代,国内的重卡全都是斯太尔。提起中国的重型卡车,指的就是斯太尔。即便是在今天,很多国产卡车中依旧有斯太尔的技术。
黄河厂曾经生产过中国第一辆的重卡150,再加上本事有一些技术储备,所以在得到斯太尔的技术之后,一年的时间就研发出了黄河162,并且推向了市场。
只不过这个仓促上马的162,小问题还是不少的,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黄河厂也是一边生产,一边检查故障,一边完善设计。
对于黄河厂来说,如果162重卡有严重技术缺陷的话,那将会是灾难性后果,整款车停产,黄河厂也要凉凉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黄河厂,重汽联营公司为了引进斯太尔的技术,六亿美金的外汇砸了下去,肯定得听个响。
重汽联营公司可等不到几年后慢慢消化斯太尔的技术,所以推出黄河162,尽快的带来经济效益,是势在必行的。车造出来了,而且卖的很好,重汽联营公司也能给国家有个交代,说明这六亿美金的宝贵外汇没白花。
……
得知幺六二重卡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故障,李卫东反倒是心中一喜,修车是他擅长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杀手锏。
李卫东开口问道:“魏主任,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告诉你也无妨。兖矿买的那批车,有很多都出现了四挡自动脱挡的情况。”魏斌开口说道。
李卫东想了想,开口说道:“如果只是四挡自动脱档的话,那很有可能是变速箱四挡的齿轮出现了问题。”
“换过新的了,没用。该脱挡的还是脱挡。”魏斌摇了摇头。
就在此时,办公室外面传来了一阵争吵声。
“我都说了,肯定是齿轮衬套出了问题。”
“换成新的齿轮衬套,不一样是脱挡么?要我说,是变速规的问题。”
“变速规不也换过了么,故障依旧,所以还是齿轮衬套的问题,应该是设计时候有缺陷,我们没有考虑到。”
“那我也可以说,是变速规的有缺陷呢!”
办公室里,魏斌皱了皱眉头,站起身来走出房门,便看到两个三十多岁的工程师,站在一辆故障车前,激烈的争论着。
“张工和王工怎么又吵起来了。”魏斌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走了过去。
见到魏斌走过来,两位年轻的工程师停止了争吵。
“继续吵啊!怎么不吵了?”魏斌板着脸说。
两人尴尬的笑了笑,显然是有些惧怕魏斌,其中一人开口说道:“魏工,我们没吵,就是进行一下技术交流。我认为是齿轮衬套的设计应该进行改进。”
“不对,是变速规存在设计缺陷。”另一人马上反驳道。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李卫东却已悄悄走到了那台故障车前。
这辆车的的驾驶舱已经翻开,露出了里面的机械零件。
黄河162采用的是可翻转驾驶舱的设计,这对汽车修理工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修理工不用再爬上爬下的钻发动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