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实业大亨李卫东在线阅读 第六十三章 抢运蒜薹

推广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了,老百姓看不到好处。

种大蒜可以卖两茬,一茬是夏天成熟时的蒜头,另一茬则是每年四五月份割掉的大蒜花茎,也就是我们吃的蒜薹。

在蒜薹成熟时,割掉蒜薹,大蒜从土地里吸收的营养,就会供给蒜头,可以使得蒜头生长的更大。

蒜薹是一种季节性蔬菜,而且在当时的价格还不便宜,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的大蒜种植量一直不高,因此蒜薹的产量也不高。所谓物以稀为贵嘛。

在八四年,曾岭县的蒜薹收获以后,卖往京城或者沪城那种大城市,每斤的售价能达到五毛钱,都快赶上半斤猪肉了,绝对是蔬菜中的奢侈品。

这一年种大蒜的农民也都赚了钱,有的农民靠着买蒜薹,盖上了新房,娶上了媳妇。

其他农民看到蒜薹这么赚钱,也纷纷改种大蒜,整个曾岭县大蒜种植量瞬间提升了上百倍。

蒜薹的产量上去了,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想卖五毛钱一斤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是卖一毛钱一斤,也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一毛钱一斤的蒜薹,肯定是能卖出去的,这个价格运到大城市,会遭到疯抢。

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车辆运输。

去年蒜薹丰收时,种植面积还比较少,曾岭县临时找了些轻型卡车,又从一些企业里借了几辆车,便将蒜薹运到了沪城。

到了八五年,大蒜面积猛增上百倍,蒜薹的产量也增加了上百倍,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蒜薹这种蔬菜有一个特点,可以拿去冷藏,解冻之后对口感的影响不大,在未来,蒜薹是蔬菜冷藏业种储存量最大、储存时间最长的蔬菜。

但如果不进行冷藏的话,蒜薹会很快的烂掉。而且蒜薹大规模成熟的时间本来就是在五月份,天气会越来越热,蒜薹腐烂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压根就没有蔬菜冷藏行业,一个县能有一两座冷藏仓库就算是不错的了。曾岭县这种穷县区,根本没有冷藏仓库去储存蒜薹。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将蒜薹运到城市里,投入市场售卖。

到了五月份,当曾岭县的蒜薹大丰收时,却没有车辆去运输,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蒜薹在地里烂掉,又毫无办法,于是乎鼓励农民种植大蒜的农业部门,就成了农民们质疑的对象。

5月29日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初十,农村逢集,很多大蒜种植户拉着蒜薹去集市上,希望可以出售一部分,及时止损。然而当农民抵达集市时,却发现整个集市都在卖蒜薹。

所有人都是卖家,没有买家,农民们都意识到蒜薹卖不出去了,一下子都急了,很多人都觉得种大蒜就是一场骗局。

曾岭历来民风彪悍,属于那种计划生育干部经常挨揍的地区。

于是乎数千愤怒的蒜农直接去了县城,找车运蒜薹。然而当时的运力那么紧张,怎么可能说要车就能找到车。

大批蒜农跑到县城里讨要车,自然惊动了上级。

这次事件后,青河运输公司又多了一项政治任务,那就是每年五月份,调集车辆去曾岭县运蒜薹。

这件事情,农业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他们是想帮助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