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份纠葛。
当初邹怀义伏法,贾琮就觉得此事还有幕后隐情,便打定主意及时抽身,如今看来是风欲静而树不止。
两人又约定,等贾琮年末返回神京后,再约时间相聚畅饮。
随着宁王离开金陵返回神京,贾琮宁王参赞的职守至此结束,他和水监司大案的关联,至少在明面上完全脱离,多少也让他松口气。
在金陵发生的诸事,既然他可以想到,难道一直身在其中的宁王、杨宏斌等人就想不到,更不用说,神京城里那位谋算似海的皇帝。
金陵身为大周陪都,设置留守六部,牵连江南八府一州政务,树老根深,牵涉甚广。
发现枯败之相,只能先剪枝修蔓,不能轻率挖根掘土,以免摇动江南根基。
这大概就是嘉昭帝之类的大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吧。
且以皇帝严酷善谋的性子,必定不会甘于受人蒙蔽,等到合适的时机,总还会发作,那将是一记血淋淋的回马枪。
不过这些后事与贾琮已无关,只让后来人去操心。
而他在金陵的日子,终于简单归结到为宪孝皇太后抄经祈福。
只是在安定寺慈安堂,可卿却再也没有出现。
……
金陵,崇义坊,吴家小院。
可卿斜靠在绣床上,昨夜一宿寒雨,天气愈发冷了几分,窗外院子里的桐树,零落大半的树叶子,显得有些枯槁颓伤。
只是过去了几天,她已清减许多,俏脸瘦弱,秋水潋滟的明眸,也有些黯淡。
枕头边放着那块天青色的手帕,上面绣着一轮圆月,月下是一株开着白花的银桂。
丫鬟瑞珠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几张折叠整齐的纸张,一脸兴奋欣喜。
“姑娘,我去了街角那家最大的瓦肆,花了十个铜子,才让里面跑腿的伙计,帮我抄了琮公子那两首词。
琮公子可真有本事,他写的这两首词,如今名气可大得很,据说清音阁的清娘子,亲自给这两首词谱曲。
现在金陵城中,但凡热闹些的地方,人人都在传唱这两首曲子词,他们都说琮公子是文曲下凡,难得一见的大才子。”
可卿看着纸上那两首新词,秋水潋滟的明眸中幻出光彩,变得婉转动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又突然流下泪来,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伤心。
喃喃自语道:“他才情卓绝,少年成名,将来必定前程无量。”
而她能为他做的,只有静静远离,然后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
金陵兴隆坊,贾家老宅。
外头雨声急促,青瓦檐头,垂下万千帘幕,绵绵不绝,洗亮了院中青石路,打湿了廊下树梢头。
昨晚下了一宿寒雨,五儿值夜受了些风寒,这会子正蜷在床上,香息隐隐,甜梦正酣。
晴雯在一边挑动针线,做一件松江棉的青染小衣,是天气变寒后给贾琮换穿的。
书房中贾琮在读书,香菱坐在一旁全神贯注练字,用的是贾琮给她写的一幅范本。
却是一首减字木兰花的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