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实业大享李卫东 第351章 广告做得好

德国的主办方,明年的科隆电器展,人家不让咱们参加了,或者是减少了咱们的参展名额,这个责任,蔡主任你承担的起么?”

提到承担责任,蔡前进顿时怂了。

这次国内企业能来科隆参展,本来就有很多运气因素,比如海尔与利勃海尔之间多年的合作,比如德国人想借此提高国际形象等等。

国际形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今年能够组团参加科隆电器展,明年能不能来,还真不一定。

按照李卫东这个说法,只要是明年来不成,或者展位变少了,都得蔡前进承担责任,那蔡前进恐怕有七八成的概率要被这个黑锅。

蔡前进可不想成为锅侠,他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孙新民则开口说道:“既然主办方都已经发邀请函了,那咱们也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李厂长,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咱们中国展团的一员了!”

……

孙新民又强调了一番外交纪律,才让李卫东离开。

离开了孙新民的临时办公室后,李卫东一脸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跟这些人打交道,可真够麻烦了!”

李卫东心中并不想搭理孙新民这一行人,但不搭理又不成。

之前只是搞个卖橙汁的摊子,都有人来兴师问罪了,要是真的有个自己的展位,那肯定会有更大的麻烦。

所以李卫东还是来找孙新民,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孙新民的同意后,才正式的参展。

国情如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卫东的展位并不大,跟休闲区里卖现榨橙汁的摊位差不多,

李卫东在展位上摆放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录像机,开始循环播放橙汁机的广告。

橙汁机的广告,是李卫东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拍摄好的。

九十年代初的电视广告都非常的直白,大多数的广告是以语言介绍为主,电视画面为辅,也就是旁白说一段广告语,配上一些产品的画面,节奏跟现在卖化肥的电视广告差不多,

简单干脆一些的,就是直接一句广告宣传语,连续说好几遍。比如某毛线品牌,就是一句话,加一个商标,连续说三遍,不知道的还因为是信号不好,电视卡机了。

诸如黑芝麻糊那种,来一段前奏旁白的;或者是大宝那种,带一点剧情的广告,就已经算是当时国内制作最精良的广告了。

李卫东是来参加科隆家电展的,自然不能用这种简单直白的广告方式,再说老外也听不懂中文,中文的旁白品牌介绍和广告语完全没用。

所以橙汁机的广告,只能依靠画面,通过拍摄一个而故事,将橙汁机的优点直观的展现给观众。

而这种类型的广告,当时国内是拍不出来的,国内的广告人还没有那种创意。

李卫东只能亲自上阵,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介绍,最终花了十万块钱,才拍了两条一分多钟的广告。

在1992年,花十万块钱拍广告,绝对算是一个天价了。当时很多二三线的明星,广告费只有几百块钱。

……

要说最关心李卫东的人,非蔡前进莫属。

闲来无事,蔡前进便来到了李卫东的展位前,悄悄的观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