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因为这本不应该是一名巡骑该说的,当他顺着前者的目光看向远方时,不由得怔住了。</p>
副手没有说错,的确很奇怪。</p>
在他们的视线尽头,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暗色,那是泛红的山体,与同样颜色的城墙所造成的,离着他们大约在两、三里远,象雄人的都城,只能这么远远地看着,不能过份逼近,以免引起争端,是每一天出营之前,主官反复叮嘱过的。</p>
而戍副所说的动静来自于另一个方向,大约不到一里的距离,无数的身影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就这么突兀得出现在他们的眼前。</p>
这个距离上,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只能看出个大概,能做为巡哨,眼力是一等一得重要,马璘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没有披甲也没有拿着兵器,然而奇怪之处并不在于此。</p>
若是牧民,怎么也得赶上一群牛羊,他们不光什么也没有,就连成份也是形形色色,从耆耋老人到冲龄幼童,甚至还有怀抱婴儿的妇人,只有穿着上比较一致,是那种最底层的象雄百姓。</p>
这些百姓前行的目标,是他们目力所不能及的远处,穹隆银城。</p>
照理说,既然不是朝着巴扎多城而来,与唐人就没什么关系,可是马璘本能地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一带实在太平静了,突然出现的大队人群就会显得很不正常。</p>
他没有贸然遣人回营禀告,也没有打算近前打探,只是站在原地,估算着百姓的人数,重重叠叠的身影,一直到日头将落都没有尽头,这怕不是有数万之多?</p>
两人吓了一跳,数万象雄人集结于其都城,这是要做什么?</p>
“回营。”</p>
马璘一声令下,带着他的人调转马头,事情有些不寻常,看来今天要趁夜赶路了,整队轻骑点燃了自带的火把,在广袤的高原上</p>
巴扎多城外的唐军大营里,封常清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四镇节度判官李栖筠。</p>
“贞一?”人是被段秀实亲自接进大营的,听到亲兵的唱名,他不由得惊喜交加。</p>
“属下见过中丞。”</p>
来者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身形俊逸,气度不凡,着一袭长衫,虽然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却是精神焕发,毫无倦色。</p>
“安西出事了?”来人是他留在镇所的亲信部属,这么着急得亲自赶过来,不能不多想一层。</p>
李栖筠先是摇摇头,接着又一点头,从怀里珍而重之地掏出一封文书,交到他的手上。</p>
封常清只看了看封皮,神色就凝重起来,因为这是一封敕令,出自于安西大都护府,只有看到这样的文书,才会让人明白,在安西四镇,他只是个副大都护,摄节度事。</p>
真正的主人是那位远在长安城的权相。</p>
文书的封口点着火漆,上面加盖了主人的私章,为的是防止偷看,验看之后火漆完整无缺,他回到大案前,拿起一把小刀,挑开封口,将里面的文书拿出来。</p>
展开文书,上头的字体十分熟悉,做为常年的节度留后,与朝廷方面打得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