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但这个《瓦森纳协定》也逼迫中国不得不进行自主创新,最终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化,等中国的技术成熟了,反而又抢走了西方的市场。
从这个角度而言,《瓦森纳协定》对于中国,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如果没有这个《瓦森纳协定》,或许在很多领域,中国仍然无法自力更生。
《瓦森纳协定》虽然是针对中国,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从长远看,《瓦森纳协定》逼迫中国不得不自力更生,算是帮助了中国。
然而有一个国家,却是《瓦森纳协定》纯受害国,那就是日本。
二十世纪的日本,在科技方面完全不逊色美国,甚至很多领域的科学研究都超过了美国。即便是经过了“失落的三十年”,日本依旧可以靠着吃老本,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站在世界前沿,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年日本的科技有多强大。
然而科技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经济的,科技研究的成果,如果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话,那么科研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日本的科技虽然强大,但是日本的国内市场太小了,即便一亿多人口都是高收入群体,但依旧无法给科研带来足够多的经济收益。
这也注定了日本的科研成果,需要投放到其他市场,才能产生足够的获益,来维持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日本热衷于在全世界投资,他们在海外投资的同时,也将很多的技术带到了国外,利用国外庞大的市场和日本自身的科技优势,获取高额的利润。
民间有一个说法,说除了日本本土之外,海外还有一个日本。这里指的就是日本在海外的巨额获利。
但日本再富裕,也耐不住美国三天两头的割韭菜。八十年代的《广场协议》割了日本本土的韭菜,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又割了日本在海外的韭菜。
这两茬韭菜割完,日本元气大伤,需要新的增长点,才能维持原来那种发展态势。而中国显然是当时最佳的投资地。
中国在那二十年的经济成长,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如果日本能够将他们领先世界的科技,投入到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必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然后反哺日本国内的科技发展。
而且日本的科技,如果是去美国或者欧洲的话,必然会遭遇到很激烈的竞争,毕竟人家美国和欧洲的科技也不比日本差。
但是在中国的话,日本科技不仅是独占鳌头,还能拉开了中国好几个档次,必然会快速的抢占市场。
中国也有可能因为有日本的先进技术,从而减缓了科研的自主创新脚步,最终很可能形成科技全部依赖日本的情况。
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搞了这么多年的自主创新,可现如今很多高科技领域的设备或者材料,依旧需要依靠日本。
若是当年日本真的把他们的科技毫无顾忌投入到中国市场,靠着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而中国企业自己追不上,又习惯了日本提供技术,那么中国现今的科技领域,真的会被日本全面掌控。
庆幸的是,有一个《瓦森纳协定》,日本不能把他们的高科技带到中国来,没有足够大外部的市场,日本的科技就不能保持持续发展,最终只能